此日放工回家,昏昏欲睡之際,收到多年朋友羅萬聖(Vincent Lo)在二月九日的逝世消息,心裏為之一沉。羅老兄移民美國已久,每年只在聖誕或新年時期通電郵,互祝快樂健康,從沒詳談,最後一次見面,已是20多年前,記得好像是1992年春,左丁山到華盛頓特區公幹,順道參觀國會山莊,知道羅老兄居於汽車可到(即日來回)範圍之內,便特別到他家探訪,傾談大半日和吃晚飯,盡歡而散。
左丁山在中大畢業後,因曾是「學生就業輔導委員會」的創會學生代表,與主席潘博士相熟,蒙他指導,向七間到中大招聘的公司求職,竟一一落選。投考政府EO,ALO,ATO,教育官等等職位,全部肥佬,潘博士及他的副手高太也着急了,對左丁山說:「你是學生代表,今屆大部份畢業生都上班去了,你還是在看報紙求職版,我們也沒面子。」捱到8月,德國聯邦共和國(西德)招聘政治研究助理,月薪二千元,相當高薪,比萬國寶通銀行高出800元,高太來電通知:「你快去申請,不要讓我失望。」左丁山沒讀過政治學,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份甚麼工作。不過薪金實在吸引,不顧得那麼多了,寫信求職,得面試機會,竟然在二十名申請人之中擊敗十九名港大生,進入西德領事館工作。第一份「任務」便是閱讀所有報章雜誌,追尋林彪的新聞。因資料不足,不時到美國新聞處圖書館(位於雪廠街)閱報,輾轉碰上有緣人及其他分析員,幾年後得介紹認識羅萬聖老兄,蒙他指點研究中國政情的招數,茅塞頓開,得益匪淺,於是自此成為幾十年的朋友。
羅兄曾在信報撰寫中國分析評論,常有獨特意見,預測不時正中要害,是一位很受尊重的中國專家,左丁山與他往還,聽他的講解,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自他移居美國,沒有發表文章之後,在報刊上見到的泛泛之論多如星數,但真正能與他相比的,着實不很多。
羅兄享年84歲,生平淡泊名利,不求出眾,逝世後,羅太為他發出簡短生平概述如下:「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渡過平凡的一生。他生於戰亂,成長於憂患,做過喜愛的工作,包括新聞與研究分析工作,為此付出心力。曾任要聞編輯,撰寫評論、社論,從事研究分析,關注世情,靜觀慎獨不與人爭,嚴於律己,守正耿直……。」生前羅兄要求喪事從簡,不行喪禮,不瞻仰遺容,不收奠儀或捐款。羅兄是一個簡單的人,過了一世簡單的生活,願他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