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內地貨幣政策趨中性偏緊及市場流動性降低,本港離岸人民幣拆息尤以短息水平,近日亦持續上升,翌日隔夜息(兩日息)昨最高曾見10厘,是今年初以來的高位。財資界指,本港息緊主要是跟隨內地市況,加上本地人幣資金池縮細後,小量需求已足以令拆息推高,惟未覺央行在市場干預身影。
兩間發鈔行中銀香港(2388)及渣打香港,昨起調低短期人幣定存息率,中銀發言人回覆,該行人幣定期團購優惠價,2萬至5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新舊或兌換所得資金,1及3個月定存息率,分別降至3.1厘及3.8厘,較前減少0.15厘及0.1厘。
渣打發言人亦說,該行3及6個月人幣定存,10萬元或以上新資金計,息率分別降至3.5厘及3.8厘,各減0.3厘及0.1厘,
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1周及1個月人幣拆息定盤價,昨報7.4厘及6.8厘,較上周五升逾3厘及2厘;內地7及14日逆回購利率亦升至4厘及以上水平。
息口趨緊料只屬暫時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人行早前實施的臨時流動性便利(TLF)及28日逆回購等放水操作到期,資金回籠故令內地流動性減少及拆息推高。本港翌日隔夜息早段曾升至10厘高位,其後回落至4、5厘水平,雖然市傳有中資大行拆入短期人幣資金,但他相信規模有限,且與央行操作無關。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亦說,內地貨幣政策趨中間偏緊,境內息口趨緊,本港人幣資金池縮減,拆息亦跟隨內地向上,惟他相信目前息緊現象只屬暫時。
路透社引述消息報道,中國外滙交易中心由昨日起,將人幣中間價定價機制,計算時間由原來24小時改為15小時,滙商指此舉是免將倫敦紐約尾市等極稀疏交投時間內,不具代表性的一兩口超低價納入機制,避免造成「無端端」大幅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