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Miffy的荷蘭畫家Dick Bruna離世,方知道這隻交差嘴兔仔已經62歲,我不是粉絲,但十分喜歡Miffy跟荷蘭畫家Vermeer及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crossover的兩本繪本(還有一本是Matisse)。
兩本繪本分別印有Vermeer及葛飾北齋的著名畫作,Miffy又會扮畫中人的動作,十分趣緻可愛,很適合小朋友初步接觸藝術。
許多家長讓小朋友去學畫畫,其實畫畫以外,懂得欣賞N年前著名畫作,認識重要畫家同樣重要。坊間有許多讓小朋友認識名畫的書籍,部份只是貼貼紙,畫圈圈,讓小朋友從遊戲中對這些名畫有些少概念。
不少畫作亦可以用來說故事、講知識,例如Vermeer的畫,經常出現地圖,於17世紀是富有及有學識的表現。這些知識當然無助小朋友考入名牌小學,但一顆懂得欣賞藝術的種子種於小朋友內心,說不定對他們的人生有着微妙的影響。
香港政府一直表示要發展藝術,一個西九文化區徒具虛名多年。其實,要發展藝術,軟件比硬件重要。記得上次去京都,參觀法國畫家Pierre-Auguste Renoir(莫內好朋友)畫展,現場參觀的日本人全部安靜觀賞,沒有人忙着影相po上facebook或selfie,以示到此一遊。
講到展覽,一年入面,香港能有多少個受大眾關注的大型藝術展覽?早年的Invader,去年的莫奈,然後,已經想不起來,假日想帶孩子去看看藝術,根本沒有選擇,那又如何培養小朋友認識藝術,香港又如何發展藝術呢。
藝術不可以搵飯食(試問有幾多個Damien Hirst、Jeff Koons),但藝術可以充實心靈,讓人得到平靜。
高淑嫻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