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花香、活力果香、優雅木香……琳瑯滿目的貨架上堆着一支支的護膚品,每支都有獨特的香味,這些天然或者人工的添加物,在護膚品中很常見,但早前消委會測試的61款身體潤膚乳,有33款含有可致敏的香料。這種可以增加香氣的東西,到底是甚麼?根據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講師周卓峰(Wilson)所言,香料可以是天然產物如植物或者動物提煉,也可以用人工方式合成,也可以用天然成份提煉後再加化學工序。如果是天然成份,一般會寫上植物學名加「extract」字眼,即是提取液,而人工香料多以fragrance/perfume/aroma標示,「法例沒有規定要寫化學名,可以用這些字眼代替香味。」他解釋。此舉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避免消費者覺得化學名稱太人工,第二,讓其他人無法複製氣味,因很多品牌都有標誌的氣味。
除了增加香氣外,有些香料都有其他效果,例如某些「醇」類的香味成份,有輕微收毛孔或保濕效果,但始終是香料,依然有致敏風險。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現時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天然香料較人工香料安全,兩者同樣有致敏風險,「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或產品,都有機會引起敏感,本來沒有敏感的人就算用天然產品,都要小心一點。」使用完全不含香料的產品,便可減低部份致敏危機。
a)
萬寧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2004號舖
b)
屈臣氏 銅鑼灣世貿中心2樓P211A號舖
c)
Fancl 銅鑼灣時代廣場地庫B226號舖
記者:胡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