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發生的銅鑼灣書店五子失蹤等事件,反映本港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逐步倒退。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舉辦「Carnival」,希望透過藝術展覽及演講,帶出表達自由的重要性。當中藝術家黃國才設計的紅色「行刑繩」,比喻銅鑼灣書店員工被綁架,繩索一直由政權操控。新聞攝影師Billy H. C. Kwok亦表示,感受到新聞自由逐漸下降。
黃國才的藝術品是行刑繩造型的紅色蠟燭,代表中共政權操控自由,點起燭光則可消滅港人的無形恐懼,「行刑繩比槍更加可怕,槍可以直接擊斃人,行刑繩可以勒死你,可以勒你唔死,呢樣同槍唔同,開槍一定流血。香港人就係處於隱形暴力,不同於明刀明槍,軍人已經殺到入城;繩索係未套到你條頸,已經感到恐懼」。
黃國才形容繩索是「就算唔殺死你,都要搞到你黐線」,又指港人已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店消失、人被困,是心理恐懼以及自我審查。
攝影師訪內地感無形恐懼
新聞攝影師Billy H. C. Kwok三年來在亞洲各地採訪,切身感受到新聞自由倒退,尤其在內地採訪時面對的無形恐懼令人卻步,「係心理恐懼,記者返大陸,有人跟蹤你,對方唔使做乜,怕可能有一日對方爆門入嚟捉咗你,其實可能一路都冇發生過,呢樣就係心理恐懼」。
Billy續指,內地新聞工作者太清楚不能報道甚麼內容時,會想盡辦法打擦邊球,突破底線,他以雨傘運動時中大學生聚集百萬大道為例,「當時問一間內地媒體影唔影得,開始話唔得,跟住編輯改字眼,其實同一件事,但用唔同嘅字眼過關就過關」,這亦是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
「Carnival」有53位各地藝術家以及工作坊講者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總幹事區美寶指,以往常用法例、政策等硬性角度談人權,希望今次透過藝術可令公眾更易掌握表達自由的重要性。活動網址: http://carnival.amnesty.org.hk 。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