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坊間不同財務機構估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盈餘充足,面對龐大盈餘,有學者提倡應優先解決社會長遠問題,例如成立年輕人房屋基金,每年撥款1萬元予年輕人作置業儲蓄將來作租屋或買樓之用。
工黨建議設空置稅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昨日出席《城市論壇》時表示,政府盈餘充足,應該優先處理社會上的長遠問題,他指目前社會上最大問題是年輕人無法置業,建議政府每年將約20%的賣地或雙倍印花稅等土地收入,成立年輕人房屋基金,每年撥入約100至200億元入基金內,並向年輕人提供每年約1萬元作為房屋儲蓄,到年滿18歲可以取出作置業用途。
他解釋因為本港作為金融中心定位,將來樓價易升難跌,他認為做法不會令年輕人失去自行上車的動力,因為基金只是幫補置業開支例如減輕首期,而非全額資助他們供樓。
工黨副主席郭永健則認為,全港都面對土地問題,反建議政府可否花錢買起不可復原的棕土再作發展,及向囤地的地產商增設懲罰性空置稅。他認為政府過往派糖側重中上層市民,「2、3蚊畀中上層,先畀1蚊基層」。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美寶希望資源應投放在醫療層面上,如醫療券等都是較明顯可以幫助市民的措施。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指,估算盈餘「唔準係必然」,關鍵是如何運用。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