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人示威抗清拆 政府稱盡力保留 紅樓或暫列法定古蹟

300人示威抗清拆 政府稱盡力保留 
紅樓或暫列法定古蹟

【本報訊】孫中山革命遺址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青山紅樓,有望逃過清拆厄運。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表示,政府會盡能力保留一級歷史建築物,正與古蹟辦積極聯絡業主,商討保留紅樓的方法,有需要時會將紅樓列為暫定法定古蹟。
記者:張珮琪 黃 昇

昨午數百人在中山公園抗議,要求保留革命紅樓遺跡。
黃 昇攝

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出發前往北京時表示,對於紅樓附近的圍牆有清拆工程,政府關心事件,認為行動前業主必須得到建築監督事務的批准。昨晨9時許,屋宇署人員再度到紅樓視察,了解樓宇結構是否安全,拍照存檔,量度及記錄單位內外範圍面積。兩小時後,警方機動部隊人員亦到紅樓巡邏,逗留約15分鐘後離開。
下午2時,保育紅樓中山公園聯席會議召集人兼元朗區區議員麥業成,在中山公園發起萬眾同心護紅樓大行動,約300人響應。麥業成說︰「現在雖是一級歷史建築,但業主仍可隨便拆卸,所以我覺得必須將它列作暫定法定古蹟。」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說:「紅樓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代表政治自由的空間。」但目前一級歷史建築不包括中山公園,他要求政府的保育方案不單止是紅樓,還要包括中山公園。

古蹟辦正聯絡紅樓業主,紅樓有望得以保留。

台移民盼港府收回活化

其中參加「護紅樓」活動的姓楊父子,楊先生來自台灣,近年移民香港,兒子約10歲大。楊先生表示,歷史建築應該保留,他批評紅樓缺乏管理,導致殘破不堪,盼政府將紅樓收回再活化,之後可讓市民參觀。楊先生指他近年每逢元旦,都會到紅樓觀看台灣同鄉會的升旗儀式。
紅樓去年11月被內地人肖俊鋒以500萬元購入,新業主早前派人拆掉紅樓圍牆,同時以截電作威脅,迫令4戶近20名居民遷出,逼遷限期昨天屆滿,未見業主有進一步行動,住客劉伯夫婦仍然擔心無家可歸,重申只要求有安身之所。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紅樓由一級歷史建築轉為法定古蹟,可以避免清拆厄運,但是最有效方法是政府將業權買下,將紅樓一帶變成官地,一來避免業主的破壞行動,二來作為官地可禁居民居住,修葺及保育都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