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住院保險 AIA致函醫生疑干預

收緊住院保險 AIA致函醫生疑干預

【本報訊】友邦保險(AIA)上月底突向私家醫生發信,指轄下醫療保險對住院理賠有一套「醫療所需」指引,其中腸鏡、十二指腸胃鏡、白內障三項常見手術,若病人並非有危疾或器官衰竭等,建議醫生毋須安排病人住院,如病人堅持住院,保險有權不予賠償。醫學會斥保險公司意圖左右醫生臨床判斷;病人權益組織認為住院保險變相名不副實,憂日後衍生全包或半全包住院保險,予保險公司提升保費機會。

香港醫學會批評AIA去信醫生意圖左右臨床判斷。

僅12類手術住院獲賠

醫學會義務秘書林哲玄表示,數百名外科、腸胃肝科、眼科私家醫生在上月底收到友邦保險發信。信中強調友邦醫療保險有一套指引,器官衰竭、需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慢阻肺病、化療電療、心房顫動、手術前6個月曾中風或患急性心肌梗塞、接受過「通波仔」手術、正接受透析治療的腎衰竭患者、急性肺炎、闌尾炎、中風等合共12類高風險病人,屬於醫療所需病人,接受手術可享住院賠償。
信件指,其他非醫療所需病人,在接受某部份手術時,按指引不獲住院賠償。信中特別舉例指,腸鏡、十二指腸胃鏡、白內障手術,即使要以監察麻醉下進行,也並非必須住院醫療項目,建議醫生毋須為病人安排住院;假如醫生安排病人住院,保險公司有權不賠。
林哲玄認為,友邦在沒合理依據定下新契約條款,罔顧投保病人權益,更認為保險公司有意向私家醫生施壓,甚至意圖影響醫生專業判斷。他質疑友邦向醫生發信,旨在影響醫生專業判斷,促友邦檢討。
友邦保險昨發聲明指,並無要求醫生只為危急或嚴重病人安排入院,亦尊重醫生專業判斷。假如病人必須住院,醫生又提供合理解釋,公司會據保單條款賠償。即使未能解釋留院理由,仍會據一般日間手術收費合理賠償。聲明又指,過往收過部份醫生申填的索償表格,以「無原因,個人喜好」及「舒適」等作為病人入院理由。
據保險業聯會去年公佈數據,2014年住院手術索償個案當中,49%是腸鏡或胃鏡檢查,費用佔全年索償金額37%;該會研究指入院接受腸鏡或胃鏡檢查費用,較不入院費用高三至四倍。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不少保險公司都制訂類似住院準則,意在控制醫療通脹。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友邦保險做法變相給予保險公司藉口,推出全包、半全包等多種衍生住院保險產品,擔心推高保費。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