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數量的世代 - 高慧然

追求數量的世代 - 高慧然

中東、北非局勢不穩,導致大批難民奔向歐洲。希臘萊斯沃斯島(Lesbos)是其中一個受難民歡迎的登陸「熱門」選擇。結果岸邊及海面留下大量救生衣,起碼有15萬件。岸邊的是難民登陸後扔下的,海面漂浮來的,則是遇難難民的遺物。
當局本來打算把這些救生衣執拾回收,卻發現絕大多數是中國的黑心出品,裏面的填充物只是海棉。一般救生衣中的填充物通常是「聚乙烯泡沫塑料」,該物品無吸水性還能提供在水中需要的浮力,可以幫助人體保持在水面上。海棉卻會吸水,令重量增加,使人體下沉及體溫下降,增加死亡率。漂浮海面的救生衣彷彿在訴說着一個個怒海掙扎的故事,令當地義工心情沉重。
這些黑心救生衣也令當地的環保團體相當困擾,它們沒有回收價值,只可以當垃圾扔掉,這些塑料及橡膠廢物對當地的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中國的極廉價工業從某程度上扭曲了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因為價格低廉到不成比例,所以質素差劣。它打破了商品必須耐用的舊觀念,促使消費者追求數量放棄質量。不斷用廉價新商品去替代上一個廉價新商品,然後,換更新的。每一件都不耐用,每一件都是地球垃圾。
所以,對自己好,對地球好,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一定拒絕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