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TSA多年來被指扭曲教學內容,有家長關注組翻查不同年份的中文教科書,發現雖用同一篇文章,但練習形式已由學習欣賞文章,「變種」至TSA操練題型。
TSA關注組召集人何美儀翻查啟思出版社的《新編啟思中國語文》小三教科書2006年及最新的2012年版本。兩者均使用同一篇《四季的播音員》作閱讀文章,「2006年只需做一版練習,主要係等小朋友欣賞文章,學吓點樣描述四季……係講緊閱讀素養、文學欣賞;但去到2012年就變成兩版,而且係原原本本嘅TSA方式,問啲陷阱位、段旨、前文後理,全部問法同TSA一樣」。
記者對比上述新版教科書與2016年中文TSA試卷,發現兩者題型相近,首兩題同樣是填充題,其餘主要是選擇題;2006年版本則主要是填充題。
同樣情況亦見於同一出版社的《啟思語文新天地》,2006年及2011年版本第一課同是「詩是甚麼?」,以3首古詩、新詩貫穿,惟2006年版須試寫詩句,自由發揮;2011年版則改為TSA形式的選擇題及填充題。
家長嘆無選擇
何續指,教科書由學校指定,家長沒選擇餘地,「教科書係教育局審批,無形中畀家長一個訊息:孩子做閱讀理解時需要做到TSA咁;教科書係咁、學校又一定要買教科書、有啲校內試都係TSA模式,咁仲話家長有得揀?其實係好唔公平」。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上述情況反映TSA滲進正規課程,「令操練正規化,大家都會先讀問題後讀篇章,同正常教學背道而馳」,更扼殺正規教學及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局回覆稱,評審小組乃按《優質課本基本原則》審核課本,上述教科書亦採用常見題型去了解學生對篇章內容及字詞理解,有助培養語文能力。本報向啟思所屬的牛津大學出版社查詢,至截稿未有回覆。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