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改革開放、提出「一國兩制」、下令六四鎮壓……昨日是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逝世20周年紀念日,未見有官方舉辦的大型紀念活動,但日前在鄧的故鄉四川廣安故里,就有萬人獻花悼念,亦有人在記念冊寫上:「懷緬小平,感恩小平。」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病逝,終年93歲。雖然未見官方媒體昨日有高調緬懷,但人民日報網站開設的「鄧小平紀念網」中,日前特地加開「鄧小平逝世20周年」欄目。而在廣安鄧小平故里的銅像廣場,上周五(17日)就先舉行獻花儀式,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據報亦有過萬市民向銅像獻花。另外,廣東媒體報道,有深圳民眾自發到蓮花山的鄧小平塑像追思。而北京、上海及重慶都有舉辦以鄧小平生平為主題的照片展覽,據知部份在重慶展出的照片為首次公開。
《環時》社評肉麻擦鞋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評,指「假如沒有鄧小平,想想都會出冷汗」,並指鄧「延續了毛澤東的成就」,推動中國現代化。但是內地歷史學者章立凡就認為,鄧小平在歷史上定位比較尷尬,尤其他提出的政制改革,已跟習近平現在所走的路線正正相反,習的反而是往毛澤東時代倒退。另外,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中下令鎮壓,以及提出讓部份人富起來,加劇貧富懸殊,所以知識分子及基層都不見得對他存有「感恩」的心,所以不只官方,民間在昨日也沒有大型的紀念活動。
《晶報》/廣安在綫/《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