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專業知識保質素三權分立作制衡 - 鄭中正

千方百計:專業知識保質素
三權分立作制衡 - 鄭中正

2月10日地鐵列車發生縱火案,造成19人受傷。小弟希望向傷者家屬致以慰問並祝傷者(包括小兒的學姐)早日康復。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而且地鐵及運房局將會進行調查,所以不方便在此評論。但事發後網絡平台及報道中,除了譴責兇徒和慰問受傷人士外,紛紛討論今次處理縱火的過程中,有沒有失誤和批評某些人和制度、管理等等。社會輿論和評價無可厚非是公民權利,也起了獨立監察和維護公眾利益的作用。但如果此類輿論沒有深入研究,急急地發放亂炮轟某人某事,對受傷者,救援者,持分者和讀者都不公平。更離譜的是某些人的出發點是為了贏like而亂作批判。這些網上評論員需要了解事件過程並具有基本專業知識才可以中肯地分析和作有質素討論。
看到這些批評和輿論,我又聯想到香港會計師面對的上市審計改革方案。政府提出方案中,重點推動獨立監管會計師,以行外人規管行內人。特別在紀律聆訊環節中,負責的人在專業認知和經驗都欠奉,而且是由同一調查機構(財匯局)內進行。拉人,控告,審判及行刑都「一站式搞掂你」,全無權力分立和制衡。調查人員肯定不是要贏like,他們要贏的是做出表現和成績。正是這個原因,負責紀律審查的必須完全獨立予調查人員,才可以公平公正,沒有包袱的作出有質素判決,體驗權力分立的重要性。

香港的政制體系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權都分立,不受干擾,目的也是要避免濫權和偏見。這種監督模式對專業人士尤其重要,因為當中牽涉很多專業判斷。權力分立之餘,專業知識和經驗也非常重要。去年的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在立法會被拉倒,其中一個爭議點是委員會加入更多非業界委員,擔心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處理投訴時可能出現先入為主,因為輿論而偏倚的情況。法案拉倒後,食物及衞生局長作了一個明智決定,成立「三方平台」,政府、醫生、病人及消費者都坐下來,詳細討論並希望達到共識才進行改革。作為香港執業會計師,我也懇請本屆或新一屆政府建立這樣的三方平台,為上市審計改革方案帶來新希望。

鄭中正
http://www.fb.com/Raymond-Cheng-for-Council-10080682665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