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提名期已開始,泛民選委三百多人分了四路:鐵胡、鐵曾、救兵保胡或曾入閘,還有等待公民提名結果再作決定的人。
民主的本質就是自由意志,三百多人沒可能有同一看法,有人堅持民主原則,有人務實處理,胡曾雖是建制派,但也是抗衡西環的人,他們竭力在港人核心價值和中央可接受的標準中擠出一線生機,值得支持。而且民意傾向曾,不能不察。
一開始,大家想像三百多人夠票提名二人入閘,但現實是,不是每個人都會透露提名意向,長毛參選也令現實出現變數,胡曾每人160票這個完美切割,變得不可能。
還有一事令人意外,曾俊華目前拿到的建制派提名票出奇地少,傳聞中的張德江南下令天下歸心,中聯辦實行焦土政策,把大部分──若不是全部──票都撥歸林鄭,片甲不留。泛民要掏出更多的票,方能讓曾入閘。
D300+的協調人頭痛了,這條數不易計。鐵了心支持胡或曾的票比較好辦。中間一大堆救兵票,是胡曾都接受,希望策略地運用提名票。像法律界已表明,救兵會簽兩張提名表,交由「大台」專業議政七位議員決定如何使用,使二人皆能入閘。
但以目前發展,D300+的票未必足夠送胡曾入閘。若最後「兩個只能入一個」,專業議政便要決定救胡還是曾,還要提出具說服力的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