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online】「雨水」代替寒風係時候食粥調養脾胃防病

【健康online】「雨水」代替寒風
係時候食粥調養脾胃防病

今日是廿四節氣的「雨水」,屬全年第二個節氣,代表太陽到達黃經330度。中醫師指出,到了雨水節氣,傳統上意味著天氣開始回暖,冰雪融化,降雨量增加,會較「立春」時潮濕,養生應以調理脾胃為主,進食甘味食物如甘蔗、馬碲及蘿蔔等,又提醒天氣乍暖還寒,最易患上傷風感冒,不要隨意減少穿著保暖衣物。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陳仿陽表示,當「雨水」來臨,寒冷刺骨的低溫日子會逐漸消失,寒冷地方由落雪變成落雨,迎來溫暖陽光及較濕潤的空氣。惟他提醒,這時氣溫乍暖還寒,會有「倒春寒」的情況,即初春降雨及冷空氣侵襲後,可令氣溫突然下降,容易令人患上風寒感冒、傷風、發燒及寒咳等,尤其要注意長者的呼吸道、血壓及心臟等方面疾病,亦不宜減少穿衣保暖。

春夏是養陽的季節,陳稱,養生方面應以調理脾胃為宜,也是長壽基礎,應着重健脾利濕的食物,少吃酸辣性質的食物如醃菜等,以免傷肝並間接影響脾胃,應多吃甘味食物,如甘蔗、馬碲、蘿蔔、生藥、百合、茼蒿、春荀及韮菜等。因此時濕氣較重,不建議在太早或太晚、即陽光未出現時便做運動,以免陽氣未盛但濕氣偏重,引發關節疼痛的不適。

要調養脾胃,陳建議進食粥品最為適宜,貪其容易消化,並推介鮮淮山薏米粥及花旗蔘淮山蓮子粥,兩者均有健脾作用,適合任何人進食。

《鮮淮山薏米粥》
材料:鮮淮山100克、大米50克、薏米50克、茨實50克及四分一塊陳皮
做法:清洗所有材料後,連1.5公斤清水,煲1至2小時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及怯濕

《花旗蔘淮山蓮子粥》
材料:花旗蔘10克、鮮淮山100克、蓮子30克、大米50克、鮮百合20克
做法:清洗所有材料後,連1公斤清水煲約2小時
功效:潤肺清熱,燥熱及咳嗽者尤其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