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員 重提制裁打壓者倡凍結資產拒入境

美參議員 重提制裁打壓者
倡凍結資產拒入境

【本報訊】3位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日前聯手重提《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法案建議賦權美總統制裁打壓港基本自由的中港官員,特別是綁架書商者。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指在主權移交20周年前夕,美國重新檢視對港政策,可增國際社會對中共輿論壓力。
記者:潘柏林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兼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和民主黨參議員卡定(Ben Cardin)聯手提出法案。魯比奧指北京原承諾香港在《基本法》下享有高度自治,但近年北京持續破壞一國兩制,亦侵犯港人獲保障的民主自由。柯頓就指出,法案向中國官員發出強烈訊息,企圖放棄承諾和破壞香港自由不會沒有後果。

促懲處綁架書商者

32頁的法案詳述香港近年人權和民主受打壓事件,要求美國總統不遲於法案獲通過180日,提交打壓記者和書商人士的名單,包括對銅鑼灣書店五人和香港傳媒人王健民、咼中校進行監視、綁架、拘留或逼供的人士,美國總統可凍結他們在美資產並拒絕入境。法案又要求美國國務卿在議案通過90日內,提交有關香港民主體制發展報告,每年都要交同類報告,直至2023年為止。
法案亦要求美國國務卿頒佈對港的新法律或協議前,要證明香港有充份的自主,香港才得到與中國不同的待遇。此外,對參與佔領運動的示威者作出支援,2014年在港居民不會因為參與非暴力示威被捕而被拒發赴美簽證。
黃之鋒去年11月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與魯比奧及柯頓會面,當時兩黨參議員承諾重提法案。他指美國因應六四屠城,在1992年訂立《美國-香港政策法》,確立中港獲得不同待遇。事隔20多年,因應雨傘運動提出新的法案調整對港政策,「其實係開一個先例讓國際社會知道,主權移交20周年係關鍵時候檢討(對港)政策」。他續指,美國能夠在這個關鍵年份推動法案,展示他們對香港抗爭以及捍衞人權法治的支持,的確有助增加香港民主運動的議價能力。
港府發言人回應稱,《基本法》確保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依法實行「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香港特區政府亦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及其他法例保障市民權利及自由。特區政府對外國議會在沒有證據證明內地機構曾跨境執法下,動輒提出旨在干預港特區事務的法案草案,表示不能接受並極度遺憾。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重點】

1. 美國政府日後在頒佈與香港有關法案及協議前,應確認香港仍屬充份自主
2. 美國國務卿提交關於香港民主體制發展報告,每年提交同類報告直至2023年
3. 對侵害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凍結這些人在美國的資產及禁止他們入境
4. 2014年參與非暴力示威被捕的港人,不會被拒發美國簽證
5. 重申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支持香港維持自治下,得到美方不同待遇
資料來源: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