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警員毆打曾健超案,被裁定襲擊致他人受傷罪成,昨日各判入獄兩年。擾攘香港27個月的七警案顯然並未因七人罪成還柙而落幕,一方面,司法程序未完,當事人可以上訴;另一方面,七警傷人的政治背景、警隊文化、社會撕裂等罪魁禍首及心魔仍逍遙甚至猖獗,對香港獨立公正的執法、司法的破壞仍在持續,也看不到有政治領袖有意願、有勇氣承擔號召警民泯沒仇怨、重建信任的責任。
法律上沒責任 道德上是罪魁
部份團體及警隊高官支持七警的理由,多為警員當時工作環境受到極大壓力。這類申辯及求情,正如法官昨日判刑時所說,各被告即使受壓,也不構成任何理由襲擊市民,而且,各被告的行為不但令警隊蒙羞,事件還破壞香港在國際間的聲譽。
然而,支持七警的團體及市民更應深思,佔中時警員的壓力因何而來?梁振英和時任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是致力紓緩警民緊張關係以減輕警員壓力,還是火上加油刺激警民對峙及對抗?
2014年9月28日夜晚的87枚催淚彈,是香港警民關係破裂的標誌。梁振英如願以償出動防暴隊和催淚彈對付示威者,前線警員就要面對日以繼夜與示威者對抗的壓力。曾偉雄等警隊高層,要紓緩警員壓力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向上,游說梁振英及港府,政治問題政治解決,尊重市民示威權,讓前線警員不用疲於奔命。二是向外,任由警員在政府默許及藍絲聲援下,把怨氣及壓力發洩到示威者身上。
梁振英、曾偉雄選擇的是與民為敵的強硬路線,他們不用對曾健超被毆打負上法律責任,但政治上、道德上是曾健超被毆打、七警被判囚的罪魁禍首。警民衝突的結果是沒有贏家,市民對警隊的滿意度在2014年12月創下香港主權移交後最低紀錄。
但是,曾偉雄後來獲梁振英頒授金紫荊星章,梁振英陣營近日更放風指梁將榮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如果梁振英以全國政協副主席身份兼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不只是對「港獨之父」的獎勵,更是宣佈一國一制架構的重組,勢必加劇香港社會的撕裂。
把特首當家臣 把警隊當家丁
不以是非論功過,把特首當家臣、把警隊當家丁,只唯上不唯實的政治思維,已成為中共及港府官員的心魔,是現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繼續盲撐罪成七警、拒絕道歉的政治基礎,也是警民關係難以修復的根本原因。市民難以指望特首為民發聲、為香港爭取真普選,也難以指望警務處處長向特首據理力爭,維護警隊聲譽、解決警民對立問題。
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說,近年社會多爭拗及撕裂,對紀律部隊尤其是警務人員造成極大壓力,加上社會運動令市民情緒去到爆炸點,故有時亦應要諒解。在家臣、家丁的心魔下,林鄭的「尊重法庭裁決」與盧偉聰的相信法律、「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一樣,只是掩耳盜鈴的門面話。林鄭自承要走梁振英路線,自然不會承認身為政務司前司長對社會撕裂應負的責任,也不會承諾採取行動修復官民、警民關係。
黃絲、藍絲的爭拗未因七警案判決而稍稍平息,反而烽煙再度四起。港府、警隊高官態度曖昧,形同助長對警民關係的二次傷害,助長對社會撕裂的二次傷害,助長對香港司法獨立的傷害。政治領袖,無論民主派,還是建制派,也是多以立場表達意見,只顧及各自支持者的情緒。
其實,要減輕警員壓力、減少警民衝突,要重建警民互信、彌合社會撕裂,政府、警隊就要從尊重法治、尊重市民遊行示威權利着手。如果下屆特首及警隊高層,仍以中共家臣、家丁自居,就不可能改善警民關係,不可能防止七警案的重演。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