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常有各類研究,當中有嚴肅的,也有令人失笑的。最近引起話題的是兩個關於「如何令子女更高分」的研究,都是中大發表、都是透過分析學生TSA成績,結論分別是「日日食早餐、TSA成績高30至50分」和「多與子女閒談食晚飯、考試推高2至3分」。
說是令人失笑,因為連教育局都推銷過「求學不是求分數」,但想不到大學的教育心理系專家,會在短短三個月內兩次公開教人「怎樣令子女更高分」,該專家還是港府檢討TSA委員會的成員呢。這不正正強化了「分數就是一切」,所以連食早餐和親子談天,都隱藏着希望子女高分一點的動機?若然連食早餐和談天都要想到分數,那其他操練不就是理所當然了?
其次,兩個研究分別「發現」食早餐和談天能提高學生成績,以此推演,我相信大家再做多點研究,也能得出這些結論:一日食足三餐考試更高分、每天有足夠睡眠成績更上一層樓、每天給子女一個擁抱TSA成績更佳……諸如此類。食早餐和閒談是表徵,背後其實是指學生的作息和父母關係,簡單講就是學生有良好作息和教養,就有更好學業。噢,這怎麼像「阿媽是女人」了?
其三,如果多閒談多共吃晚飯能提高成績,那麼全職媽媽全天候而且一日三餐都對着子女,不就更贏盡了嗎?但請看劍橋畢業的十優港姐,她爸媽都要工作,而且工作繁忙啊,怎解釋呢?唉,有時面對這些研究,趣趣的,看完,笑一笑就算。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