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畿內亞上手術台,打開手術儀器包,是澳紐聯軍。剪刀、血管夾、鉗子、剪刀牽開器,都刻上了澳洲和新西蘭不同醫院的名字。
發展中國家醫療資源匱乏,往往要靠先進國家的捐贈。新畿內亞於1975年立國,之前受澳洲管轄。澳洲新西蘭的人民對這個以前的屬地仍有深厚的感情。很多醫院都把在手術室退役的儀器送給新畿內亞,在當地醫院重新再為人民服務。
血管夾硂鉗子硂牽開器等手術儀器甚少勞損,反覆使用數十年仍能派用場。沒有磨剪刀的工具,鈍了的剪刀剪線不夠利落,但仍勉強可用。(解剖刀的刀片是一次性的,不受影響。)
手術床、手術燈、X光機、顯微鏡等也是外地捐贈的退伍物資。因為找不到零件和沒有維修師傅,較複雜、較大形的儀器往往用不了多久就失靈,無法修理,放在屋簷下任由風吹雨打,不一會兒就變成一堆廢鐵。
近年中國對新畿內亞提供不少援助,派出了醫療隊駐在首都莫斯比港,也送贈了很多儀器和藥物。手術室的走廊,堆滿了一箱又一箱來自中國的醫療物資。人在異鄉,看到箱子上印着的方塊字特別感到親切,也感受到「中國人站起來了!」的自豪。
裝着藥物的紙箱,印有中文和英文(其實是拉丁字母)的標籤,可是個別的藥瓶卻只印上方塊字,令當地的醫生和護士極之苦惱。手術進行到一半,麻醉師不時會拿着藥瓶向我招手,說:「教授,不好意思打擾,但可否勞您駕看一看這瓶藥,是類固醇呢?還是麻醉藥?」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