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紅樓被視為國父孫中山革命基地,孫中山和興中會的革命分子於1901至1911年間曾在紅樓商議革命,有傳孫中山與紅顏知己陳粹芬更曾在紅樓居住。但有香港歷史學家曾質疑紅樓並非真的革命基地,加上紅樓位處於慈善家李寶椿後人的私人土地上,故政府只把紅樓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拖拉數十年仍未將紅樓列為法定古蹟,致無法加以保護。結果紅樓日益殘破,業權近日易手後更恐遭清拆,保育人士炮轟政府保護文物不力。
業權幾經易手
紅樓業權曾引發官司,因紅樓所在地是由孫中山追隨者、香港商人李紀堂出資購入,據悉曾用作製造、測試和放置武器以及商議起義、以及助義士逃避滿清追捕。李紀堂幼弟李寶椿後來承繼業權,李寶椿逝世後由第八子、現年逾70歲的李兆堃繼承物業,並曾於1993年入稟高等法院,向佔用青山農場16人包括紅樓住客收回業權,以防住客逆權侵佔。官司糾纏約11年,至2005年住客最終敗訴,業主有權要求住客遷出。
李兆堃遲遲未有要求住客離開,至去年11月,一名姓肖的內地人突以公司名義,斥資500萬元從李兆堃手上購入紅樓所在土地,據記者查悉,肖所報地址是一間秘書公司,其買地動機成謎。至近日業權易手後,突有人強拆紅樓圍牆及逼遷住客,紅樓前途堪虞。
■記者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