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輪候公屋上樓時間已增至4.7年,為加快上樓速度,政府不斷搶地建屋及增加發展密度。繼屯門多個公營房屋地盤增加地積比,令可額外增建2,500個單位後,規劃署最新建議,將元朗前朗邊中轉屋及周邊約10公頃土地,改劃為公營房屋用途,可建單位數目由約2,300個,急增3.8倍,達1.1萬個單位。有關發展項目毗鄰多幅「綠化地帶」,環保團體擔心,建築期間將破壞附近生態環境。
記者:譚靜雯
房委會早於3年前已決定清拆元朗前朗邊中轉屋,以騰出空地建約2,300個公屋單位。規劃署提交予元朗區議會的最新文件顯示,為回應市民對房屋供應逼切需求,署方建議修訂《唐人新村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將已空置的前朗邊中轉屋及周邊約10公頃土地,改劃為公營房屋用途。
範圍包括朗天路以西及唐人新村交匯處以北約10公頃的土地,目前被劃為「休憩用地」及「住宅(乙類)」地帶。為增加發展密度,擬改劃為「住宅(甲類)」,最高總地積比率不超過6倍。
團體憂工程破壞生態
改劃土地用途後,規劃署估計可興建11幢、樓高約40層的公營房屋,提供約11,000個單位,可容納逾3萬人口。文件又顯示,該用地會分兩階段發展,第一階段涉及前朗邊中轉屋,可先提供約2,800個單位,料2024/25年完工,餘下約8,300個單位則預計2027/28年完工。規劃方案同時會提供幼稚園、社會福利設施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等,元朗區議會將於下周二討論有關改劃建議。
今次擬改劃的公營房屋地盤,毗鄰私人住宅項目朗逸豪園及御豪山莊,均屬低密度發展。文件更顯示,土地毗鄰多幅「綠化地帶」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稱,建築工程期間無可避免會影響綠化帶的樹木,「地盤邊易受塵埃、空氣污染影響,建築期間嘅噪音都會趕走埋喺綠化帶棲息嘅生物,影響生態系統」。他又稱,規劃署將休憩用地改為住宅用途,「政府已經搶咗好多休憩用地,香港人生活質素下降同平均休憩用地減少,呢樣對元朗居民不利」。
為解決公屋輪候冊問題,政府去年底也曾增加屯門區多個公營房屋地盤的地積比率,可額外增加約2,50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