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造就不少人達成置業夢,下月底又有新一期居屋接受合資格者申請認購,大家又可以繼續追夢。最早期的居屋於八十年代初落成,若當時購入住到現在,滿屋歲月痕迹最好搞翻新,花費20餘萬元,全屋耳目一新,不足500方呎空間可以有三間房,各自容納正常尺碼睡床,大廳有高櫃貯物,走廊有靚靚特色假天花,付出少少,想要的都齊全。
記者:溫潤潔
攝影:朱家駿
戶主在青衣青雅苑住了28個年頭,由後生變為長者,退休安享晚年,兒子們已遷出成家立室,實用面積近500方呎,對夫婦二人而言,空間綽綽有餘,無必要換樓去加重經濟負擔,不如翻新更實際。兩老不捨得丟棄雜物,全靠新造大大組電視櫃變成收納王,從客飯廳伸延至走廊轉角位,頂天立地容量驚人,部份劃作玻璃飾櫃,供奉觀音及放擺設,切合戶主信仰需求。
青雅苑屬於Y型居屋,原則無間隔牆,自行編排睡房及大小,設計師發揮小宇宙,闢出三間房,每間房容得下3呎半至4呎床,連衣櫃及有合理通道。走廊空間有限,要容納三度房門,設計時就要計到盡,每度門只造26吋闊,比起標準少2吋,外觀不覺有差異,亦夠位出入。
進出廳房必經走廊,既是全屋中心區,也是入屋直望的當眼處,特意造橫條假天花燈槽滲光,擴闊視覺空間及增加亮度,側旁貯物櫃以垂直木條子凹槽做把手,橫直對比有呼應,聚焦在此。
單位裝修本着應慳則慳的原則,沿用本身的花梨木地板,因其木質堅硬,穩定性高,這麼多年來木板仍緊密無疏離,保留續用既無浪費亦夠環保。不過,地腳線因破損一定要換,惟坊間已無花梨木地腳線出售,於是選用款式近似的沙比利木替代,所費2,000餘元。
歡迎讀者提供單位拍攝及介紹,請將資料傳真2370 3886或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