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關注雞德 不如關注禽流感 - 李平

蘋論:關注雞德 不如關注禽流感 - 李平

林鄭月娥被其競選辦資深顧問余黎青萍比喻為雞,獲讚有雞之「五德」,引來網民嘲諷。林鄭月娥與曾俊華之爭可否喻為雞狗之爭或雞馬之爭,與五年前唐英年、梁振英的豬狼之爭相提並論,有待網民總結,但輿論在關注特首選舉時,實在不宜把焦點只放在他們的離地政綱,放在跳不出中共鳥籠的政改,而應多關注民生問題。在關注他們的動物政綱、關注他們是否具備雞德之餘,更應關注周邊地區日益告急的禽流感疫情,關注他們的公共政策。

從豬狼之爭到雞狗之爭

在經歷五年前唐英年與梁振英的豬狼之爭後,香港新一屆特首選舉又進入提名激鬥階段。余黎青萍在宣傳短片中,稱讚林鄭月娥具備雞之「五德」,即文、武、勇、仁、信,另配廉潔一德。如果雞是生肖屬雞的林鄭的象徵,那麼,生肖屬兔的曾俊華又會選擇何種動物為象徵呢?他是第一個在政綱中提及動物政策的特首參選人,與「救狗之家」的互動也贏得滿堂彩,他會否選擇狗代表他對香港的忠心,抑否選擇馬代表他是能帶領香港的識途老馬及競逐特首的黑馬?
其實,這類隱喻、調侃,無非是給這場不道德的小圈子選舉增加些談資而已,但香港媒體、網絡都樂此不疲,實有誤導輿論之嫌。林鄭是否具備雞德,相對於廣東、台灣的禽流感疫情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和市民莫再對疫情掉以輕心;林鄭月娥與曾俊華是雞狗之爭或雞馬之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公共醫療政策,是他們如何處理涉及中國的疫情。
港府前日舉行跨部門會議,提升本港防疫措施,並研究為本地街市環境樣本引入禽流感病毒快速測試,以加強監察。但報章、網絡都未特別關注,未能引導市民關注中國大陸和台灣正爆發的禽流感疫情的嚴重性、逼切性,外遊時提高防範禽流感的警覺,避免與活禽接觸。
新一波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不只肆虐中國內地省分,人類感染個案破紀錄,上月飆升至192宗、死亡79人,本港去年12月及今年1月也發現四宗感染個案、兩人死亡。而台灣禽流感疫情更持續蔓延,甚至出現禽傳人風險的H5N6禽流感病毒,當局昨日正式宣佈明日起全台家禽禁宰、禁運7日,直至2月24日凌晨零時止。

質詢應多聚焦公共政策

尤應指出的是,香港被特首選舉花生騷、宮鬥劇掩蓋的不只是禽流感問題,還有港鐵縱火案涉及的公共安全問題、非本地學生搶佔教資會資源的公共教育問題。媒體和市民要追問特首參選人的,不只是政改、《基本法》23條立法問題,不只是能否拒絕西環治港、干預香港選舉問題,更不是熱衷於猜測張德江是否假宣聖旨、挾政治局以令親共政商,熱衷於猜測習近平是撐曾俊華還是撐林鄭月娥,而應該多聚焦公共政策問題,就禽流感、港鐵縱火案、中國學生佔用香港教育資源等具體事件,去質詢特首參選人的態度、應變方案和能力,去觀察他們是否具備雞之五德或狗之忠心或馬之敏感。
所謂雞之五德,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指雞「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以雞論人,是否恰當,見仁見智,但現實生活中雞也是禽流感的主要傳染媒介。近年港府在處理涉及中國的禽流感等疫情、是否禁止中國雞隻入口等問題上,不時受到質疑,這同樣涉及是否維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因此,就這些問題向特首參選人提出質詢,遠比泛泛空談其人品、能力、政綱有實質意義。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