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昨挾千億成交衝二萬四點的關鍵水平,按技術走勢分析,倘大市未能升抵並企穩去年9月9日即市高位24364點,便形成「雙頂」,有掉頭大跌之虞;相反若有力突破,下一站可上望2015年7月初股災後首個反彈水平二萬五。但要留意是,當年大市在23500至25000點水平錄得極大撈底成交,意味大市目前實已進入蟹貨區,要一口氣衝關有難度。
2015年港股由二萬八關高水平急瀉,在7月初短短數日內由26000水平跌至23500點期間,成交額曾再進一步急增至逾2,000億元,及後一周拾級重上25500關之際,成交額亦維持逾千億元。但大市這浪反彈勢頭只維持短短半個月,恒指已再現第二浪股災,及至8月底失守21000關、去年2月更低見18278點。
不少資金續流入熊證
事實上,部份藍籌過去一年半持續坐艇,現階段已升至近鬆綁水平,如當年建行(939)6.5元及滙控(005)70元水平,與現價距離已收窄至約3%,蟹民已有誘因沽貨。
短線看,恒指昨衝上二萬四的熊證最重倉水平後,淡友資金只貼價退守至24100至24300點水平,以24200點最重倉,料成下一個攻防戰場。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表示,近日淡友均採取且戰且退策略,買入貼價證,昨資金仍以流入熊證為主,牛證炒家則多為獲利或換馬;相反個股窩輪則主要追入購證,港交所(388)及內銀均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