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好食懶飛,大魚大肉,肚滿腸肥急救法……」
「大陸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貪腐公帑善款,人人肚滿腸肥。」
「UGL區區五千萬算什麼?官商鄉黑勾結,利益團夥肚滿腸肥,資產早已轉移外國。」
「肖建華蒙頭坐輪椅被帶走,一萬億資產凍結?肚滿腸肥的驚弓之鳥遍佈中港台……」
──一直沿用「肚滿腸肥」。但原來這個成語正寫是「腦滿腸肥」。
用「腦」字,所指部位是「頭」,多方剝削者飽食終日肥頭大耳暴發肥胖。有出處:──
(一)《北齊書.琅邪王儼傳》:「琅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
(二)清.吳趼人《痛史》:「匹夫但知高官厚祿,養得你腦滿腸肥,哪裏懂得這些大義。」
(三)清.納蘭性德《念奴嬌》:「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
即使知道出處和正寫,大家喜歡用「肚滿腸肥」,已成通俗還更惡俗,「肚」很準確地指控了實況,特徵明顯,囤積膏脂贅肉於大肚腩,強國貪官的牀照視頻已廣傳,不容置疑。除非校對及學者執正,還是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