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中共十九大即將在年底召開,領導層面臨五年一度的換屆選舉。有分析指,為保障順利換屆,中央將在股滙全力維穩,但由於A股體制問題未解決,政局又可能動盪,將有更多資金湧來港股避難。
換屆在即 面臨信心危機
換屆前夕,中共在黨內外都面臨信心危機。去年中國資金外逃創出歷史新高,據官方數據,淨流出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六成。中共黨員目前達8,779萬人,亦是中國權貴階層。瑞信研究院從2010年起發佈《全球財富報告》,去年中國家庭財富7年來第一次下降,縮水6,800億美元,主要是因股市滙市損失。
為避免股滙動盪影響十九大佈局,中央已全力維穩。除了將滯留香港多年的金融巨鱷肖建華挾回內地外,中證監主席劉士余又在上周表示,「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捉回來」。在滙市方面,中央動用巨額外滙儲備托市,人民幣滙價年初至今不跌反升,兌美元升逾1%。
當局更瘋狂以基建刺激經濟。至今內地各省已開完地方兩會,根據各省政府工作報告,有16個省分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超過去年GDP。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每逢換屆內地基建投資都會大增,但今年有10多個省分基建投資金額超過GDP,情況誇張。
專家料今年港股跑贏A股
君陽證券董事鄧聲興表示,確保順利換屆是今年中國最重要事件。由於貨幣政策已失效,當局只能用財政政策保持經濟穩定,預期基建、內銀、商品、重型機械股都會受惠。不過,他認為,股災後A股監管至今未能回復正常,影響股民信心。內地反腐運動未完,肖建華事件顯示行動更可能升級,相信今年將有更多資金,轉來較不受內地政局波及的港股。
洪灝亦認為,今年港股將持續跑贏A股,除了港股估值較平外,人民幣貶值壓力尚未得到釋放,內地資金仍將不斷湧入港股。他建議除了基建股外,投資者可以考慮其他所有周期性股份,包括能源、商品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