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表示,大部份ADHD患者都要服藥,主要與發病成因為多巴胺不足、腦部發育慢有關,ADHD藥物雖然可改善患者病情,提升集中力,但不會令人服藥後「變咗超人」甚至IQ提升,更非幫助學童操練的仙丹,沒有患病的兒童錯服藥不但無助提升專注力,更要承受藥物風險。
副作用胃口差難入睡
ADHD主要有三大成因,包括遺傳基因問題如有近親患病、腦內化學物多巴胺不足,以及腦部前額葉發育慢有關。前額葉負責執行指令、排序及過濾毋須處理的訊息,若前額葉發育慢,則較易有專注力與過度活躍等問題。
黎指,臨床上常用於治療ADHD的一線藥物為中樞神經刺激劑,用以提高多巴胺分泌。服藥期至少4至5年,但要視乎個人療效及副作用。藥物副作用包括約有40至50%患者出現胃口差、難以入睡,故建議患者要於早上飽肚服藥,避免影響胃口及睡眠質素。
坊間有傳ADHD藥物可提升學童的專注力,黎稱對患者來說服藥確實可以提升專注力,但不會令服藥者「變超人」或提升智商。若本身並非ADHD患者,服藥要承受藥物副作用,故家長不能誤當該藥為子女的操練仙丹。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