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60億元捧起四大行,恒指試衝二萬四!資金追落後並輪流炒作,昨日到內銀股成目標,加上摩笛唱好,工中建農四大內銀昨在大成交下狂升3%至6%,貢獻恒指昨日六成升幅。大市昨在內銀助燃下一度升上二萬四大關,為五個月來首次,成交額更突破千億元。雖然滬港通吸資未明顯增加,但基金仍相信是北水炒起港股,內銀因落後而成目標。
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高見24067點,收市升291點或1.2%,收報23994點;H指跑贏升181點或1.8%,收報10436點,主板成交1,110億元,為去年9月以來首度突破千億。
大摩料內銀淨息差擴闊
資金繼續輪流炒不同板塊,昨到內銀股追落後,以農行(1288)及建行(939)升幅最突出,各錄6%及5%升幅,連同中行(3988)、工行(1398)、招行(3968)等合共11間內銀,昨齊創52周新高。
內銀股成大市闖二萬四關推手,單是建行、中行及工行三股,合共已貢獻恒指167點,相當於大市昨近六成升幅。
大行摩根士丹利昨唱好內銀股,該行預期在淨息差擴闊與信貸質素改善下,內銀盈利上升周期未來數年仍會持續。
大摩解釋,經濟增長加速下融資需求增加,私人投資與消費信貸進一步推動融資需求,以及中央料持續收緊流動性,大部份內銀股淨息差今年次季起有望反彈。考慮到受惠利率上升程度與派息水平後,大摩的內銀股首選為建行、招行及中行。
四大內銀股昨成交增至逾1年半最多,大市昨千億成交中,有近160億元或14.4%由四大行貢獻,佔比是3年半最高,單計建行已錄61.8億元成交,為昨日最活躍港股。北水昨積極經滬港通南下吸納內銀股,十大成交股份中,5隻為內銀。
內地險資或續吸港股
宏利資產管理股票部高級組合經理謝企剛指,內地早前收緊流動性令融資成本上升,內銀股價落後,不過資金「炒到冇嘢好炒」下,內銀昨是追落後。他指,流入港股的資金或來自內地基金,並相信險資仍有很大空間增持港股,不排除有內地資金搶先在養老金來港買貨前偷步入市。事實上,北水經滬港通南下的勢頭未改,昨連續四日吸資超過25億元人民幣。
大市方面,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估計大市在24000點整固過後,今季仍有機會上試去年9月高位24364點,上半年則可上試該行目標25000點。但他強調,大市再上動力還看成交額能否長時間維持,目前仍未擬上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