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市場預期,市值跌至不足300億元的利豐(494),終被剔出藍籌之列,惟想不到的是,一直標榜對商業環境變化作策略性改變的利豐,其成份股位置,竟被舊經濟股吉利(175)取代。有逾110年歷史的利豐,據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一書指,創辦人馮柏燎精通英語,1906年在廣州與友人共同創立利豐前身利豐行,成為首家直接從事對外貿易華資商行,由於敢於創新,生意蒸蒸日上。
到中日戰爭前夕,馮家為「分散投資」,馮柏燎派三子馮漢柱來港設立分公司,擴張營業。戰爭完結後內地赤化,香港分公司產生作用,利豐由出口商轉型為入口商及轉口商,五十年代涉足製造業,成為當時香港其中一家大型成衣出口商,生意越來越廣泛,其後以洋行身份上市。
花無百日紅,上市後集團隨香港出現信心危機同步進入低潮,幸於馮漢柱兩名兒子、即現時利豐榮譽主席馮國經及主席馮國綸帶領下把公司私有化,繼而包裝成全球最大出口商於1992年再上市,更成功成為藍籌股,可算是利豐最輝煌時期;不過,高峯期往往是急速下滑前奏,下篇再談。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