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警罪成】
【本報訊】「憑自我,硬漢子,夾錢打官司」。3年前七警落鑊,有網民二次創作惡搞歌揶揄,直到今天,警民關係未見改善,揶揄警隊的作品越出越多,最新貼堂作品要數「休班警對當更警系列」。在七警案有裁決之前再言警民關係,被告之一、警長白榮斌稱「以前唔係咁㗎」。另外一名主角曾健超則說越來越多警隊醜惡一面被揭發,「市民唔係儍㗎」,警民之間的信任不能靠假象,「唔係打條呔靚靚仔仔就得」。
記者:歐陽聯發 陸羽平
裁決前夕,記者上門找警長白榮斌訪問,他起初尚算友善,對記者提問表示「無可奉告」,但當得悉是《蘋果》記者,即板起臉冷言:「我對你份報紙冇乜好感。」記者追問他如何看警民關係鬧翻,白榮斌表示「以前唔係咁㗎」,跟着便拂袖而去。
社工經歷見盡警濫權
警民關係舊日勝今天?事件另一主角曾健超認為,以往警民間的信任,可能建基於虛假印象上,例如警匪片、電視劇,「睇成龍《警察故事》覺得警察好型」。但隨着七警事件、朱經緯打人和休班警系列接力上演,「連中小學生都知道醜惡一面」,信任的基礎便有所改變。警隊出盡公關伎倆挽救警民關係,但曾健超不買賬,他認為「信任唔係打條呔,擺個紙板公仔出嚟,靚靚仔仔就得」。一個好形象,實在不夠彌補10個壞印象。
「我唔憎警察,不過我見得太多唔同類嘅警察」。曾健超說的是10年外展社工的體驗,接觸不少邊青個案,亦看盡警察濫權。他憶述有一次警察帶隊入機舖查身份證,明明已經對一名少年搜了身,但仍叫他「除咗對鞋,舉高自己對鞋,好似罰企咁」,查完身份證又丟落地下,完全無必要地羞辱該青年。自從他成為暗角事件主角後,不時會遇到警察「怒睥」或指指點點挑釁,甚至有警察罵他「仆街」。種種經歷令曾健超直言「我對做呢份工(警察)嘅人冇乜期望」。
稱案件傷害社會及警隊
記者問他憎七警嗎?曾健超沉默了一會,說「唔係憎嗰啲厭惡……我係心涼,見到佢哋今時今日所有嘅嘢」。警棍在他身上造成的傷痕已癒,但曾健超覺得,七警案傷害的不止他一人,而是整個法治社會和警隊,所以若要說原諒,「佢過嚟講句sorry我都會原諒」,但更大的問題是「香港市民原唔原諒佢哋」。要講修補關係,從來不是一方說了算。
七警案無論結果如何,都足以牽動港人神經。若七警全部入罪,他會感到鬆一口氣,放下壓力和責任,讓生活重回正軌。對公民社會而言,亦是一場小勝,畢竟「我哋輸得太多次,一次又一次」,叫小鳳姐出場,可為公民社會打打氣。
但若結局往另一端走,七警只有少數被定罪,甚至全部無罪?曾健超一臉嚴肅,他指若問題不能透過律政司上訴,或者抗爭渠道解決,就要考慮人身安全,「若果黑警贏,佢哋氣燄會更加大,我可以預視到將來行街都會被欺凌……如果咁樣都走得甩,唔知香港會變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