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同志平權運動包羅萬有,連旅遊業界也鎖定同志市場分一杯羹。旅遊雜誌《Man About World》總編輯Ed Salvato接受《蘋果》專訪指,同志旅客平均消費較普通旅客高出兩至三倍,而且旅遊次數更頻密,連國際酒店亦大打「歡迎同志」旗號吸客。Salvato估計,台灣有望成為今年最受同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除了一年一度的大遊行外,美食亦不可錯過!」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同志旅遊為近年冒起速度最快的旅遊產品之一,在北美最大規型「紐約時報旅遊展」上,特意為同志旅遊設立業界專場。Ed Salvato可算是業內最具知名度的「同志旅遊專家」,今年他更獲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邀請,編寫首本對象為酒店服務業、以同志旅遊為主題的教科書《Handbook of LGBT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Salvato在紐約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同志旅遊目的地,正慢慢由傳統歐美地區,移到亞洲,而台灣更有望成為今年最受同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台灣對同志包容程度高,除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外,美食亦相當吸引!」Salvato去年曾到台北旅遊,深受台灣人熱情打動,「如果蔡總統成功推動同性婚姻合法,肯定對亞洲的同志平權有很大作用」。
事實上,Salvato的同志身份,曾使他在部份國家受到不愉快對待,他舉例,多年前與伴侶在希臘一小島上旅遊,酒店員工對他只預訂一張雙人床感到不解,「你們兩個男人,應該分開睡」,最終Salvato表露自己是同志,卻被酒店員工趕走;此外,安全亦為同志旅遊關注重點,現時,全球仍有76個國家,把同性戀界定為違法行為,旅遊隨時墮入法網。
不過Salvato指,旅遊業界逐漸了解同志旅遊商機龐大,國際連鎖酒店如萬豪(Marriot)、君悅(Grand Hyatt)等,已開始加強員工培訓,打出「歡迎同志」口號作招徠。Salvato說,男同志為消費力最高一群,旅行期間每周平均開支高達6,500元,較一般旅客約2,500元高,「男同志有兩份收入,沒有子女包袱」;另一方面,男同志出國旅遊次數亦更多,統計顯示80%同志持有護照,而美國人口持有護照的比例僅約25%。
Salvato相信,除實際商業收益外,更多酒店將會把「歡迎同志」作為市場推廣、或塑造品牌形象工具之一,從而吸引更多旅客,「試想像,如果一間酒店提出『歡迎同志』,那這間酒店對待其他旅客的態度,亦肯定相當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