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去年底設立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補償興建港珠澳大橋對中華白海豚影響。但記者乘船出海目睹多達7、8艘船停泊在海岸公園,再透過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儀器探測工程船位置,發現有船隻停泊位置懷疑超出船隻碇泊區,涉嫌違反《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有環團批評工程船隻數量之多遠超漁護署當初僅2至4隻的說法。
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以東,有深水角一號和深水角二號錨地,供船隻下錨停泊。記者2月9日乘船出海巡視,發現多達7、8艘船海岸公園附近的海域拋錨停泊,其中兩艘工程船有中國港灣的標誌。記者乘船駛近,並透過GPS儀器探測工程船位置,對比深水角碇泊區範圍,發現有船隻涉嫌超出停泊範圍約200米。
威脅海豚生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指漁護署在設立海岸公園前,曾指在深水角錨地停泊的工程船很少,「佢話都係畀返以前泊嗰啲,嚟嚟去去都得3、4艘。」她指若太多工程船停泊,產生的噪音影響海豚棲息。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成員的文志森指,船隻太多威脅海豚生態。翻查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海豚監測數據,自海岸公園成立後,該海域未錄到海豚出沒。漁護署指海岸公園成立以來每天巡邏,其間留意到有些船隻的碇泊位置超出碇泊地點範圍,已作出勸喻。路政署則否認本報拍攝的船隻屬港珠澳大橋工程船隻。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