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嘴刁評台】
當情人、夫婦變成最親密的戰友,共同經營一盤生意,朝夕相對,共患難,共富貴,公私再沒有分別。像來自日本岩手縣的小野光和陳露怡(Louie)在澳洲墨爾本工作假期認識,並結為夫婦,三年前小野光隨Louie來港發展,在上環開了間咖啡店,男的主力沖咖啡,女的負責餐廳營運,活像一個都市童話。在香港經營飲食,租貴、食材一直是個難題,尤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言語不通的他們,自然難上加難。最近他們在西營盤開分店,要證明南轅北轍的人亦可用愛來磨合。
「英文不是我們的第一語言,他不懂聽廣東話,我不懂聽日文,尤其吵架時,大家氣上心頭,各自各說自己的語言,大家都聽不明白,這一定是最大問題。」Louie說。三年前,記者曾訪問過他們,那時正值新婚,剛開店時難免手忙腳亂,不像現在般淡定。「其實我們想法有很多不同,我會着重如何令咖啡店收支平衡,睇錢會重些,他着重出品,唔會考慮支出,像買咖啡機,只會想如何令出品更好,卻不會想是否真的需要,或者是必須,有時換咖啡機比手機還要密,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溝通、或者理解大家的想法。」
新店咖啡精益求精
新店仍主打精品咖啡,和舊店相同,咖啡豆購自墨爾本的Market Lane Coffee,均為Single-origin貨色,果酸味突出,色澤較淺。咖啡豆每星期空運到港,由炒豆日期起計,十天後就不會再用,保持新鮮。為了出品穩定,引入模仿手沖質感的咖啡機,咖啡像茶一樣溫和醇厚。「他對咖啡很認真、執着,有時他出一杯咖啡,你不會明白為何要用成十分鐘,為甚麼試完味要倒掉,我覺得好浪費。」她續說,「他一開店比現在堅持十倍,原來只是想間店淨賣咖啡,連熱朱古力都不想放入餐牌,因為覺得不夠專業,但始終喜好不等於一門生意,他最初不明白香港人喜歡選擇多、有新鮮感。」小野光聽罷尷尬地說:「經營咖啡店的確會令我們經常吵架,她想做的咖啡店,有時並不是我的意願,但有時都要妥協,她始終比我了解當地文化,我們都要生存。」
時間觀念分歧最大
新店餐牌加入靜岡抹茶,還兼賣更多熟食,走較精緻路線,像伯爵茶葉醃三文魚炒蛋多士,頗新鮮,多士上有蟹肉牛油果及香草,還有椰菜花湯,較以前只賣簡單蛋糕更多元化。「他覺得香港女仔很強勢,其實是因為香港人會據理力爭,不同於日本太太會較溫柔、遷就,不表露自己情感。」Louie笑說。小野光點頭說,「香港人相處方法較直接,直腸直肚,對我很率直,這是我喜歡,亦因為這樣我很喜歡香港。」最大的分歧是,「他覺得香港人有一樣很不好的地方,守時觀念和日本人不同,香港人通常有十分鐘「走盞」,但日本人覺得就算按時到達,都不可以稱上是準時,他每次都早至少15分鐘到。」Louie說。「時間管理我是最注重的,時間就是金錢,如果我們有多5分鐘,我們已經可以做很多事情,預備好一切。」小野光說。三年來朝夕相對,對他們來說最大得着是,還是互相遷就。「她給了我很多建議,無論是咖啡店或者我的生命裏,我會嘗試明白她,站在她的角度想。」小野光說。「我亦要學習日本太太般,遷就多點他。」
記者:何嘉茵
攝影:潘志恆
編輯:伍德良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