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月娥昨於提名期開始前公佈部份政綱,但未有表達對重啟政改及23條立法的時間表及傾向。林鄭昨被問到避談兩項重要政治議題,是否完全放棄爭取民主派選委支持,她反駁指,近期與30個不同界別選委見面,感覺今次選舉並非以政治議題為主導。
指選舉非政治議題主導
林鄭昨強調並非迴避23條立法及重啟政改,也明白政制發展及民主相當重要,但最近3至4周接觸很多人,38個選委會界別中,已與30個界別會面,大部份選委關心的問題都是涉及業界、本港經濟、房屋發展及青年政策,認為今屆選舉並非以政治議題為主導。
早前她出席電台訪問時,指任何施政都要視乎環境因素,要權衡輕重不能勉強,現時23條立法及重啟政改兩項議題都富爭議性,壁壘分明,必須考慮有否條件去做,政府要面對現屆立法會,相信推動23條及政改都有困難。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林鄭參選一直挾中央支持「黃袍加身」之勢,不必爭取民主派選委票也足夠入閘,故刻意淡化23條及政改等政治議題,明顯是其策略。林鄭昨提出的政策方向,減利得稅是為討好中小企及商界,教育及置業則針對吸引年輕人及中產支持,借聚焦民生議題,淡化公眾對其處理政改時緊跟中央立場的印象。鍾續指,林鄭的「欽點味」始終過重,縱使當選,因欠民意支持,下屆政府開局隨時比梁振英政府更弱勢。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