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裏出來,截的士去中環,旁邊的路口轉了一輛空車出來,招手截他,車過身邊,卻不停,司機用手指指後面。原來後面還有一輛空車,前一輛車轉出路口的時候,後面的車停了一下,讓他過去,但他一轉出來,就遇到我招手,如果他接了我,等於搶了後面那輛車的生意,於是他把我讓給了後面那輛讓他轉出路口的的士。
我上了車,跟司機說起這件事,稱讚那位禮讓的司機,他很感慨說,以前行家間常有這種事,但現在少見了。少見歸少見,見到了,還是令人愉悅的。
對於一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多些這樣的禮讓,戾氣躁氣也少一些。社會和諧叫口號是沒有用的,大陸天天叫和諧,效果如何?連老太婆過馬路都沒人敢扶。社會和諧,都看人心,人心好,社會不會壞,反之,人心壞了,公德衰敗,社會環境好不了。
如果真像那位司機大佬所言,以往行家間常有如此禮讓的事情,那麼在那個年代,人們大概對禮讓也習以為常,不過是一種生活行為。如今我們一見這樣的事情便覺得愉悅欣慰,其實說明這種行為在今天已開始稀缺,不常見,越來越難得。難得見到了,特別高興,特別欣慰,生怕以後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