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跑馬仔漸入關鍵時刻。在這時候,每一個市民也許都要向自己提一個問題:在現實政治的環境下,你對來屆特首的期望是甚麼?
我強調「現實政治環境」,並不是要放棄理想的追求,而是在爭取理想實現的同時必須顧及現實。
梁振英接受《經濟日報》專訪,被問到對下屆特首有何寄語,他表示要以洪荒之力去執行、增加土地供應。記者提出,在他任內樓價已累積上升49%,私樓人均居住面積亦縮小,中資財團卻繼續高價搶地推高樓價。他答非所問地說:中資財團高價搶地,亦可以蝕本,然後又重提他關於開發郊野公園興建房屋的建議。
林鄭昨天提出的房屋政綱延續梁特政策,指社會需增加開拓房屋用地,倡檢視土地來源,包括郊野公園邊陲。
毫無疑問,房價高是社會最大怨氣之一。但房價上漲,是許多社會都有的現象,香港的問題,不是房價均衡上漲,而是大陸人來港搶高樓價,以及中資財團高價搶地推高樓價。
儘管2015年香港暫停了投資移民計劃,但同時放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鼓勵人才及企業家在香港發展。加上每天150個大陸人移民名額,都使香港樓價一直處於不正常飆升的狀態。大陸暴發戶帶來的樓價飆升,才是香港房屋問題的癥結所在。
中資財團高價搶地即使可能蝕本,但境外投資是否蝕本根本不是大陸暴發戶的考慮所在。大陸有一句流行語:留在大陸的錢不是屬於你的,只有把錢轉移境外,錢才是屬於你的。因此,蝕本根本不是問題,能把錢拿到香港投資才是重點。
在自由市場之下,不可能不准大陸人在港買樓和中資搶地。因此房屋問題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大量向本地居民提供公營房屋,而讓私營房屋的售價隨市場供求起落,是新加坡行之有效的做法。曾俊華政綱提出,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希望所有補貼房屋,包括公屋、居屋等,為六成港人提供居所。梁錦松近日出席大陸論壇時表示,政府應該大量增加公共房屋的建設,並以成本價賣公屋予年輕人,也是與曾俊華同一思路,可以使香港的穩定性增加。
房屋問題和香港近年所有社會問題,歸根究底都是港中矛盾問題。其中最尖銳、造成中共港共與市民對立的,就是政改問題。在現實政治和小圈子選舉體制下,任何提出否定8.31的參選人,都不可能當選。我們對來屆特首的期望是:在種種港中矛盾中,願意站在香港人利益一方,向北京說出真實情況。我們不想見到的特首,是延續梁振英迎合甚至揣度北京旨意、激化中共與香港人矛盾的做法。或許把政改議題擱一擱,事緩則圓,市民還是希望未來5年有一個較為和諧、不那麼撕裂的社會。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