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末段多猝死事件

競賽末段多猝死事件

【本報訊】今屆渣打馬拉松再有跑手臨完成賽事時不支暈倒送院,病情危殆,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認為,此類個案與典型的運動猝死個案十分類近,大多在衝線前一刻或完成賽事之後,突然有體力不支、昏厥等症狀,成因或與隱性冠心病有關。此外,訓練不足、「谷得太盡」亦會令到心臟負荷過量,造成休克。

加速令心臟泵血量增

麥耀光指出,根據外國研究,逾50%的長跑猝死個案在死者跑最後1哩(約1.6公里)的時候發生。他解釋指,到了比賽末段,跑手會不斷加快步速,心臟泵血量劇增,增加誘發冠心病風險。而對於訓練不足的跑手,勉強維持高頻率步速,也會令心臟無法持續維持高泵血量,從而缺氧、昏厥。他建議35歲以上的跑手,在參加比賽前應先作詳細身體檢查,若診斷患有心臟病,不建議進行競技運動。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