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家都知道暴力行為是不對的,但看到那則山東母子年初二在電影院因喧嘩而被掌摑的新聞,你能禁止自己歡呼哈里路亞嗎?面腫大媽以受害人姿態出鏡投訴,呼籲行兇者自首,可惜賺得的同情恐怕接近零,反而拍手稱快者眾,成為示範廣東人口中「打得少」的最佳教材,懲惡後飄然神隱的三名俠女儼然民族英雄。我們這些冇膽匪類,遇到同樣情況通常敢怒不敢言,最多學習三遷的孟母走為上着,譬如上星期在新加坡看《星聲夢裡人》,開映前後排便來了位攜女入場的坡媽,公路舞鬥那麼毫無情節可言的場口,她也有本事頻頻解畫(設計對白:「你睇嗰個姐姐,咁醜樣都做到明星,畀啲心機啦,第日大個女你實唔會冇機會㗎……」),我見齣戲無甚看頭,嘈啲無所謂,決定按兵不動,誰不知小妹妹天生過度活躍,竟然像隻猴子一樣爬過椅背和我放在身邊的非LV袋親密接觸,這就不能不立即換位,搬到安全地帶明哲保身。
每逢這種時候,我都非常懷念前《南華早報》影評人兼特約演員方保羅,他八十年代活躍港九放映室,最唔抵得隨便發聲的觀眾,一有並非源自聲帶的雜音在耳畔響起,就憤怒地報以「噓噓噓」,精神高貴勇氣可嘉,不知移居曼谷後可有堅持傳統,沉醉在幸福中仍然不忘教育多嘴的泰男泰女。別以為只有亞洲鄉下人才如此不文明,前幾天在理工某劇院看「歐洲電影節」開幕影片《擂台下最好的時光》,好衰唔衰坐晌四個口操意大利語的中女前排,淑婦打扮八婆動靜,嘰嘰喳喳猶如搭緊羅馬公共汽車,簡直討厭到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