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鐵路沿線大型屋苑突兀地興建小量洋房的開山鼻祖,不得不提長實(1113)馬鞍山天宇海。天宇海位處港鐵恒安站及大水坑站之間,全盤1,143伙,無疑是大型屋苑的規模,當中面向西沙路及公屋的位置設有14幢洋房,呈半月形分佈,廳房一律望向分層大廈外牆,規劃設計頓變成屋苑的隔音屏。
將軍澳南填海地皮的住宅項目圍繞政府設施、市鎮公園及海濱長廊而建,物業發展高度亦以階梯式向海旁遞減,不過規劃者當初或者無法預料會造就一批奇葩洋房出現在人煙稠密的地方。
隨住海量新盤住宅單位落成,將軍澳人口激增。按規劃署文件,2015年將軍澳新市鎮人口約39.47萬,當年推算直至2017年將突破40萬關口,至2022年將增至44.72萬。
單計將軍澳南12個樓盤,天晉II於2014年率先入伙,其後Parkside及嘉悅等陸續交樓,預計最後交樓的海翩𣾀及唐俊街23號項目亦會於明年落成,共涉及7,820伙,按平均每戶居住3人粗略推算,4年內會令將軍澳區人口增加2.3萬人。
據世界銀行資料,2015年馬爾代夫總人口為40.9萬,而冰島總人口33萬。換言之,將軍澳新市鎮人口早已超越冰島,與馬爾代夫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