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21屆渣打馬拉松昨晨在一片天朗氣清下順利舉行,不少海外及本地跑手都締造佳績;但賽事連續三屆有跑手因不支暈倒,病情危殆需送院救治。一名首次與丈夫參加渣馬10公里賽事的52歲女跑手,在抵達維園終點前約300米突然暈倒,需救護員立即以自動心肺復蘇儀急救並送院,女跑手現留醫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截至昨晚仍然危殆;據知病人多個器官已呈衰竭。
記者:于健民 翁鈺輝 李家傑
命危的52歲女跑手姓李,洋名Jannie,過去未曾參加過田總的賽事,今次是首度參加渣馬10公里賽事,並與姓謝丈夫一同參加。據知李婦經常和丈夫周遊列國旅遊,丈夫和兒子都熱愛跑步,去年4月3人更一同參加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比賽。
昨早9時許,李婦在10公里賽末段,跑至與維園終點尚餘約300米的時候,疑因體力不支倒下,擦損手部,陷入昏迷。救護員到場以自動心肺復蘇儀為李婦急救,其後在李的丈夫陪同下,把李婦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
共27名選手送院
現場消息指,李婦多個器官衰竭,送院後須靠儀器維持生命,情況危殆。丈夫及趕至醫院的兒子憂心不已。延至下午約1時,李轉送往東區醫院,其間需要插喉協助呼吸,抬床上放有多部維生及監察儀器,送院後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渣馬籌委會主席高威林昨在賽後記者會表示,據他了解,李婦本身有心臟問題,會方致以深切慰問。
另外,全日賽事亦有2名23歲及46歲的男跑手,分別在比賽期間及衝線一刻暈倒,昏迷送院,一度危殆,送院後清醒。截至昨晚其中一人情況嚴重,另一人則病情穩定。據悉,其中一位為半馬跑手。
主辦單位指,截至昨日下午4時,共收到853宗受傷報告;27人需要送院,當中12人經治理後已出院,他們大部份是擦傷或扭傷。高威林認為,今屆比賽有6.4萬人出賽,受傷數字明顯較去年少,數字可以接受。去年共有24人不適送院,當中1人一度危殆。
被問到今年導致跑手不適的原因,高威林估計,昨日的天氣雖然相當適合長跑,不過清晨時分氣溫約11℃,隨後數小時內就回升至約17℃,溫差較大,或是原因之一。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認為,今屆意外再次反映不少跑手訓練不足或抱「人玩我玩」心態參與賽事,沒有評估身體是否能適應競技比賽,「(現象)都幾令人擔心」。他指出,根據去年本地一項調查,近3成人在參與10公里賽事前沒有作過任何訓練,甚至輕視10公里的肌肉及體能需求,輕則在跑步時失平衡而擦傷,重則誘發心臟泵血不足而缺氧。
應每周訓練3至5日
雷認為日後欲參與長跑比賽的市民,報名前先謹慎考慮能否抽足夠時間訓練,「其實都係講你肯唔肯『儲里數』」。以10公里賽為例,理想的訓練量為2至3個月、每星期訓練3至5日,每次5至7公里,一周約跑30公里,「呢個算係一個較安全嘅指標」。
對上一宗渣馬10公里跑手的危殆病重個案,發生於2015年。同樣是首度參賽的24歲見習工程師吳卓諭,在比賽中途突然暈倒,心臟一度停頓,經心外壓搶救後恢復意識,留醫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需要接駁人工心肺機,翌日病情惡化,搶救無效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