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如本身多富貴叔伯親友,做保險自然有先天優勢,但如非有「父幹」,一般年輕人想入行應有何準備?驟眼看保險代理年薪高,而且上班時間自由。不過,保險代理法例上屬於自僱人士,其實並無底薪,若要長期保住客源,加班OT少不免,每周至少要自己安排見15個客。
「服務好一定有轉介」
年輕人若要投身保險業,入行的門檻其實不高,人壽保險代理法例要求至少中五畢業,並須考獲由保監處發出的「保險原理及實務」和「長期保險」兩個牌照。
雖然保險業人才逐漸走向專業化,不少新入行代理如容思瀚(Solomon)般,本身出身於法律、會計等專業領域,但Solomon坦言「專業人士唔代表係專業保險從業員」,正所謂百貨應百客,最重要還是態度。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亦指,保險業人才若渴,基本上長期請人。「出身金融、法律的確有優勢,但其實只要本身求知慾強,肯進修、服務好,就一定會有轉介。」他指新入行代理人際關係不夠廣,就要主動參與社交(Networking)活動,每日逼自己見客。
以Solomon為例,他至今仍然保持早上9時上班開會,每星期至少見15名客戶。此外,他亦打算考取「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等財務策劃資格,以拓展保險產品銷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