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江在深圳接見不同社團,表明林鄭月娥是中央唯一支持的行政長官參選人,而這是中央政治局的決定,不是個別官員或部門的主張。這一個前所未有地對《基本法》的踐踏,可能對一些仍在揣摩中共意向的選委有指標作用,但卻是對林鄭民望的毒藥。連日來,林鄭民望持續走低,與中共這個破天荒之舉不能說沒有關係。
林鄭日前接受訪問,認為自己民意低落,是因為「人們視我與特首非常接近,如果特首不受歡迎,任何與他接近的人,自然要分擔部份的指摘及痛苦(blame and pain)」。這說法只是事實的一半,另一半是她自己這幾年來都主動為梁振英護航,梁宣佈退選時,她還說社會對梁不公平。因此民望走低不僅因為她曾經負責處理多項具爭議性的事件,而且因為她明確支持梁振英以及表明要延續梁的執政理念。
張德江的表態和中聯辦的「凶鈴」,也許可以脅持許多選委而推高林鄭的提名票,但最終1,200名選委是要投暗票的。假設林鄭的提名票推高至超過700,而得票僅過600,那麼即使當選,也表示部份提名票是脅持而來,中共也夠尷尬了。當然,只要達到政治目的,中共是從來不會尷尬的。只是國際輿論卻不會手下留情。
另外,中共也要考慮選委的投票結果,與民調的差距。假如鬍鬚曾的民調一直上升,而林鄭卻持續下滑,兩人的支持率差距越拉越大,這時候,若在中共操控下選委選出一個民望低的參選人,在世人眼中,一國兩制不僅實亡而且名也不存矣。
因此,張德江的支持,和梁振英的壓曾撐林鄭言辭,都是推低民望的票房毒藥。
現代社會的任何選舉,即使是真普選,選民對參選者的選擇,也往往不是看誰更符合自己的理念或可以實現自己的訴求,而是要把那個自己最不希望他當選的參選者踢走。用馬克思關於驢子的比喻來說:不是在兩堆乾草中選擇哪一堆較好,而是在兩陣棒打中選擇哪一陣較輕。
這比喻對多數民主選舉來說,也許誇張了些,但就香港情勢來說則是悲情地切合。在現有體制下,我們不能期待中共操控的選舉,產生一個能夠擺脫強權的特首,不能期望未來特首實現我們的民主理想,在當前形勢下,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惡政得到傳承。
實際上,過去四年多,梁的惡政也只是執行強權的意旨吧了。中共不再讓他連任,並非接收了香港輿情對他施政不滿的訊息,而是反梁的聲浪太大以至很可能在小圈子選舉中也會數不夠票,於是換一個願意繼續執行強權意旨又沒有醜聞纏身的梁振英2.0的忠犬,這樣會較易操控選情。
民主派選委,如果不是別有所圖的話,就現實點吧:這次選舉決不能實現民主理想,但應該有機會不讓強權的忠犬傳承。是很難,但想想吧,每個人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辦法做點事的,比如參加眾籌,不要寄望「聖上英明」,不要被不切實際的「民主理想」自己抓住自己頭髮想離開地面,也不要因為自己沒有票就放棄對香港的守護。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