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能儲存的能量,不足以跑完全程馬拉松。要順利完成賽事,除了意志力和鍛煉之外,更要仔細注意能源管制。
跑步是帶氧運動,肌肉的能量主要來自萄葡糖的分解。人體內的葡萄糖,以醣原(glycogen)的形式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一般來說,跑了兩小時左右,醣原就會消耗殆盡。此時,跑手會感到乏力,舉步維艱。世界級的馬拉松跑手,也要兩小時多才能跑完42.2公里。凡是跑馬拉松的人,都得在賽事進行中補充體力。這「空中加油」的動作,對我等要掙扎4、5個鐘頭才能勉強完成賽事的人尤其重要。
主辦單位會在沿途的水站提供含糖份的運動飲料、朱古力、香蕉等,讓跑手們補充體力。有經驗的馬拉松運動員,卻絕對不會只依賴賽會的提供的食物,因為如果食物派光,要捱餓跑下去的慘況絕不好受!
我自己就曾試過在路旁撿拾別人棄下的半截香蕉;從此以後每次參賽都會帶備4包容易吸收的能量箒喱(power gel),像吃藥一樣,每10公里吃一包。
出賽前的一天,要進食大量澱粉質的食品,為身體上足燃料。肉類和油膩的食物容易吃飽,不適合用作賽前加油(carbohydrate loading)的食物。
我45歲那年在澳門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早一晚在佛笑樓用半小碟鹹魚送了6大碗白米飯,侍應們看得目定口呆。
周日就是香港國際馬拉松的日子。星期六下午,我會駕車帶同國內來參賽的朋友探探路,再為她們準備兩大盤意大利粉,和3種清爽惹味的醬汁。周日天氣預報晴朗乾燥清涼,是創佳績最理想的天氣。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