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管再爆6宗客機間距不足

新空管再爆6宗客機間距不足

【本報訊】民航處新空管系統屢爆安全隱患。有傳媒昨踢爆,民航處上月至少再發生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故,部份事件發生時,新空管據報未能按要求發預警警報,幸當值空管人員發現及時修正。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一個月內發生6宗相關事件實難以接受,質疑系統本身有缺憾。
傳真社昨引述民航處消息人士,確認上月13日至30日期間,共發生至少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件。當中5宗事件涉2.9萬呎以下飛行的客機,涉事航機間距未能符合國際民航組織安全標準,高度最少相距1,000呎,平面距離則須保持多於5浬要求;餘下一宗事件,客機在2.9萬呎以上高空飛行,但平面距離不足要求的10浬。

民航處深夜發稿:屬輕微

有資深民航處職員坦言,以往使用舊空管系統時,每年最多發生8至10宗相關事故,而每次事件都要向處方呈報,並分為輕微、值得關注及嚴重級別撰寫報告,甚至要獨立調查。他形容轉用新系統後,一個月發生6宗相關事故「頻密程度歷來罕有,有違安全至上的大原則」。
新空管系統設衝突警告機制,系統會就航機速度、飛行軌迹及天氣數據等資料運算和預測,防止航機飛行間距不足及警告有相撞風險。
但該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事件中,新系統並非每次都有發出警報。據報道,6宗事件中至少3宗預測衝突警告未能如常發揮,1月13日事故未能發相關警報,至於1月26日及30日事故中,則無法在正式衝突警告前1分鐘發預測警告。
身兼機師的公民黨立會議員譚文豪指,事故發生時正處於農曆年航班升降高峯期,但民航處報喜不報憂,只向外公開在高峯期內航班處理量破紀錄、聲稱表現優異,但隱瞞曾發生事故。他指航機間距不足可引致撞機,質疑系統設計存缺陷,「之前就發生誤鳴,今次就應響唔響,好擔心會好似狼來了咁出事」。
民航處昨深夜回應稱,證實香港飛行情報區上月有3宗飛行間距不足的事故,分別在13日、24日及26日發生;3宗事故未能符合國際民航組織要求的標準平面間距5浬或垂直間距1,000呎。民航處已調查並確認全部均屬輕微。處方續指,有關新空管系統未能及時發出適當警示說法並非事實。發生飛行間距不足事故原因涉多方面因素,包括惡劣天氣、航行運作、地面或飛行程序、人為因素等。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