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難製造另一大時代

「債券通」難製造另一大時代

【拆局】
去年1月,當時中證監主席肖鋼在下台前,已在2016年證券工作會議宣佈要深化債券互聯互通,其後中證監不時有交代進展,意味未遭到新主席劉士余的否決。港交所(388)在去年8月公佈3年戰略規劃,計劃推出「債券通」,容許機構投資者在現貨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內地債市較封閉

今年劉士余首次提交工作目標,將債券通列入重點工作的機會甚高。昨日港交所離奇急升、再帶挈中港券商股炒上,令市場聯想到2015年4月8日的「港股大時代」前,港交所3月底已偷步狂飆近8%一役;但要留意是,當年大升浪主要由內地公募基金可投資港股的憧憬引起,惟內地債券市場較為封閉,參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即使債券通成事,亦未必能觸發資金蜂擁南下,難以製造另一個大時代式升浪。
然而,個別板塊值得憧憬,即使債券通目前規模、模式未定,但已可望提高港交所收入,成為炒作理由。另外,債重的內房及建材股等,日後或可將公司債在內地發售,降低融資成本,亦有望成受惠股。無獨有偶,內房股昨全線瘋狂大漲,而出售光伏玻璃業務的中建材(3323)昨亦飆11%,金隅(2009)則漲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