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醣原 渣馬跑快啲賽前兩日增攝碳水化合物 減運動消耗

儲備醣原 渣馬跑快啲
賽前兩日增攝碳水化合物 減運動消耗

【周三識食】
【本報訊】渣打香港馬拉松將於周日舉行,最後幾日備戰,從飲食入手是重點。營養師指出參加半馬及全馬賽事的跑手,賽前兩日要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餐單,如粉麵飯、麵包及生果等,增加醣原儲備應戰,提高運動耐力及表現,幫助「跑快啲」。10公里跑手則因賽程短,毋須採用特別的餐單或飲用運動飲品,如常均衡飲食及飲水便足夠。
記者:梁麗兒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表示,坊間常提及的醣原負荷法,目的是增加肌肉及肝臟內的醣原儲存,醣原是運動時的主要能量,增加儲存可避免長跑時能量或力量不足。此方法主要用於90分鐘或以上運動,即半馬或全馬賽事,建議相關跑手在賽前36至48小時(約賽前兩日),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10至12克碳水化合物,同時將運動量調低來減少消耗及保存儲備。

比賽日早餐宜低脂低纖

攝取量因人而異,跑手需按自己情況計算,例如一名體重60公斤的跑手,進行醣原負荷法時需每日從餐單攝取600至720克碳水化合物。吃一碗白飯可攝取60克碳水化合物,一隻蕉及一片麥包各有20克,少食多餐能避免腸胃不適。潘指由於醣原會儲存在有運動刺激的肌肉組織,不建議跑手賽前游水,以免讓醣原集中儲存在上肢。由於醣原有「儲水」作用,故跑手增加約兩公斤體重屬正常,相關水份會於比賽時散熱流失,毋須太擔心。
比賽日的早餐也很重要,潘建議賽前1至4小時,每公斤體重要攝取1至4克碳水化合物,食物應以低脂、低纖維為主,例如果醬三文治、較低纖維粟米片、果汁或豆奶等,但最忌比賽前才「試食新嘢」,「之前早餐未試過飲奶,或食高纖維、高脂肪食物,如全麥穀物片或炸薯餅,就唔好比賽當日去食,避免腸胃不適」。

10公里賽維持正常飲食

10公里賽事因不屬長途耐力賽,故跑手應毋須採取醣原負荷法,正常飲食便足夠,但賽前一晚要進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賽期間也不用特別飲用運動飲品,以防攝取過多糖份及熱量。
跑手在賽前要攝取充足水份,比賽期間要每小時飲用300至600毫升水或運動飲品以防脫水,流汗量大、天氣較熱或小便顏色較深色更要多飲。此外,比賽期間半馬及全馬跑手要額外攝取碳水化合物,以補充大量消耗的能量,方法為每小時補充30至60克碳水化合物,如吃兩至三條穀物棒,含有約50克碳水化合物。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