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巔峯北區叩門競爭大

今明兩年巔峯
北區叩門競爭大

【本報訊】本港雙非童出生人數於2011年達巔峯,港府翌年「落閘」令人數回落,這批小孩今、明年將入讀小一。本地及雙非競爭激烈的北區80校網今年繼續「加派」學額,有北區校長指出,教局早年增設跨境學童專用校網雖起分流作用,惟不少家長仍心儀北區,預計加派後「叩門位」仍競爭激烈。
按統計處資料推算,2017/18學年整體小一適齡學生有9.4萬人,其中3.5萬為雙非童,創近年高峯。2018/19學年稍為回落,但仍有2.7萬人,2019/20年學則暴跌至790人。
上水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指出,該區統一派位情況已不如過往激烈,近年該校也增收本地生,或因早年增設的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專用校網)都有用,分流跨境學童去唔同地區」,預計下學年北區學位仍足夠區內學生報讀。
但李估計,小一叩門位競爭激烈,「就算有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唔少家長都係鍾意北區(小學),貪佢交通同時間更方便」。

惠州公校:增收本地生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黃永強也指,該校近年多收本地學生,「本地學生冇學位嘅聲音相對少咗」,認同跨境學童專用校網起作用,令北區學生入讀原區小學的比率提高。
黃永強稱,加派學位令小班變大班,或影響教學質素,兩年後適齡學生人數將大跌,估計其他校網部份小學或需要集體縮班,北區學校則因為受跨境學童歡迎而可維持一定學額數量。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