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接連兩隻創業板新股在上市前夕,疑因配售對象過份集中,原定今早掛牌的紡織廠尚捷(8183)宣佈,因為配售情況受監管機構查詢及需要更多時間建賬而押後上市,為五日內第二隻煞停上市的創板新股。
疑因配售對象過份集中
農曆年前,聯交所及證監會就創業板新股配售情況發出聯合聲明和作業指引,要求保薦人和配售代理須確保股份有真正公開的市場,以免因股權太集中而令股價容易波動。例如配售時除了符合最少100名股東的門檻外,亦須避免個別股東持有大量股份,而餘下的股東只分別獲分配1至2手。
新指引發出後,原定周一掛牌的內衣品牌Bodibra母公司芭迪貝伊(8297),和原定今日掛牌的尚捷,均因為配售情況受監管機構查詢,以及需要更多時間建賬,而押後上市。值得留意的是,尚捷除保薦人大有融資之外,有多達7家包銷商,理論上客源最分散。
港交所、證監會發言人不評論個別事件。證監會發言人表示,相信公開市場是維持股市正常有序運作的重要元素,樂見公司及專業顧問留意到最近有關如何恰當配售創業板新股的聲明及指引。
若創板新股進行公開發售能否證明「清白」?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指出,包銷商也會衡量該公司是否有賣點,「如果做到IPO就一早做咗。」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峰指,監管改革「被既得利益者大力反對……香港搞成咁,係好事咩?」認同應加強監管。張與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應強制創板新股公開承配人名單和獲分股數,讓股民自行判斷股權有多集中,再決定是否買入。
另外,2015年11月上市的Fraser(8366),昨早公佈大股東正與獨立第三方洽賣盤,受消息刺激,該股昨日創逾14個月新高,收報0.2元(即上市配售價),單日升23.4%,該股上市當日股價曾升16.5倍至3.5元,翌日即挫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