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體形最細小的海豚──加灣鼠海豚,因與可製成貴價花膠的加灣石首魚同處一海域,正瀕臨滅絕。不法者以非法刺網捕撈加灣石首魚時,間接撈捕加灣鼠海豚並引致死亡。加灣鼠海豚國際保護委員會(CIRVA)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分別警告,加灣鼠海豚去年只餘60條,今年僅剩不足30條,若無法遏止非法濫捕,到2022年便會絕種。
非法刺網捕捉
加灣鼠海豚只棲息於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面對的威脅並非直接捕撈,而是不法商人使用非法刺網捕捉另一瀕危物種加灣石首魚,同時捕獲了加灣鼠海豚並令其死亡。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加灣石首魚的魚鰾可製成貴價花膠,在亞洲能賣得高價,不法人士循墨西哥經美國非法貿易路線運到中國。本港過去曾有海味店被揭出售以瀕危石首魚製成的花膠,被判罰款。
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拯救加灣鼠海豚的唯一方法,是墨西哥政府盡快停止所有在該海域的捕魚行動、回收「鬼網」,並與當地漁業合作,尋找適當的經濟替代方案,確保海洋生物持續發展。
加灣鼠海豚與在本港水域出沒的江豚,同屬鼠海豚科。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加灣鼠海豚體形較小,牙齒不及其他海豚尖銳,較易受誤捕影響,有研究指鼠海豚被網捕後,甚少自行掙扎逃脫,故會在網內淹死,「野外少過30隻,基本上都會絕種,係睇幾時完全冇晒」。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