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甜食容易令人上癮,不少女士難敵誘惑,隨時越食越甜,越食越肥,所以要減磅先要戒甜,原來味覺也可以調整,嗜甜或嗜鹹並非必然。營養師指出,只要戒甜數周,便能由極甜口味回復正常,可以吃到食物本身的鮮味。戒口期間可以生果及低脂奶等具天然甜味的食品代替,只要經過戒口階段,便不會再追逐太甜的食品。
記者:伍雅謙
註冊營養師陳由指,一般成年人約有2,000至4,000個味蕾,兒童較成人有更多味蕾,每個味蕾約有10至15個細胞,透過細胞將味覺傳送至大腦,細胞每隔兩周便會更新。味覺也有慣性,初時可能覺得過甜或過鹹,但慢慢大腦便會習慣,以為「要食咁鹹先夠味」,導致越吃越濃味。
調校味覺靠意志
味覺既然能越吃越甜,亦能訓練至越吃越清淡。陳指,除了長者因衰退或藥物影響味覺外,不少研究顯示,味覺可調校。譬如食慣過甜食物者,只要在一段時間內戒甜或進食較低甜味食物,便能令味覺改變,回復至較清淡口味。曾有研究指出,持續戒甜或戒鹹數周至兩個月,再進食原先的高鹹或高甜食物,就會因感覺太甜或太鹹而難以接受。
味覺調整速度因人而異,主要視乎個人意志力,陳稱,初期可能有點不習慣,但繼續堅持,便會發現吃少一些糖或鹽其實亦已夠味,還能品嚐到每一種食物的鮮味。但她坦言相比戒鹹,因甜食易令人上癮,戒甜會較難,「一食開就停唔到口」,女士月經期間受荷爾蒙影響也會想吃甜食。一般建議戒甜人士,可以生果或低脂奶這些含有天然甜味的食物來代替;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如全麥餅乾或麵包等,也可幫助減少對甜食的渴望。需要減鹹者,則可煮食時加入香草,以天然味道配搭來減低用鹽量。
不少人因嗜甜食才致肥,陳指,曾有一名20餘歲的女士,從小喜愛飲汽水及食甜品,身高164厘米,惟體重有150磅,及後決定改善嗜甜習慣,戒掉甜品及汽水,只間中飲健怡可樂或吃一兩顆朱古力解饞。戒口一個多月後便發現再無法接受過甜的食品如汽水等,飲食更健康,體重於5個月後更減至115磅。她指,自己也曾做實驗,因本身喜歡飲有糖豆漿,堅持飲無糖豆漿一兩周後已能調整味覺,感到無糖豆漿較好味,能品嚐到當中的黃豆香。
口味過甜不但容易引致肥胖,若患糖尿病更會影響病情,高血壓及腎病人士則應避免進食過鹹食物。陳建議若已習慣濃味食物,不妨嘗試戒口一段時間,讓味覺重新調整,每天盡量只從甜點攝取低於150千卡熱量,又或以較健康的零食代替。
幫助調整味覺食物
有助減甜
• 水果或乾果
• 根莖、瓜菜或堅果植物
• 奶類製品如乳酪、低脂或脫脂奶
有助減鹹
• 香草
• 薑蒜
• 冬菇
• 金針
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師陳由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