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開筆,接連寫了三篇與雞有關的古語,有讀友留言說我會接連寫下去,而下一句會是「牝雞司晨」。這自然是針對這次特首參選者中有兩位女性之故。「牝雞司晨」也許是我最不想談的話題。古代由於婦女地位低,受教育少,一生只是從父、從夫、從子,沒有文化和社會歷練,故一旦篡權,就會不顧體統濫用權力,造成亂局。母雞替代雄雞報曉,即牝雞司晨,被認為擾亂社會,是凶禍之兆。
這種認知,隨社會進步、男女趨平等,而應該改變了。現在說「牝雞司晨」,實有侮辱女性之嫌。證諸社會許多德能兼備的女性,這說法也不公平。
對特首參選者的評論,應該不分男女,一視同仁。
當前最大、最需要處理的香港問題是甚麼?兩位最主要的特首競逐者曾俊華和林鄭月娥都說,是「近年社會撕裂、難以前進」,因此都以「團結」作為當選的施政方向。
不過,談到「社會撕裂」急需團結,若不是當作吸票的空話,就應該找出「撕裂」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找出病源,才可以對症下藥。曾俊華在記者會上,指出社會撕裂的關鍵是市民對政府失去信任,而未來的願景則是政府要團結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政見的群體。因此,他希望支持他參選的包括選委中所有不同政治光譜的香港人,並通過眾籌方式讓無份投票的廣大市民也有機會參與。他表示眾籌並非意味缺乏選舉經費,眾籌的意義不在籌得款項的多少,而在於參與眾籌的人數。也許這可以體現曾俊華的競選口號:香港人「拍住上」,是期望來屆尋求社會不同政見的團體和市民,用對話而非打壓的方式解決紛爭,為香港「拍住上」。
林鄭月娥在談到撕裂和團結的時候,沒有說出近年造成撕裂的關鍵或根本原因,可能這是因為她先前說過要延續梁振英執政理念,而梁的鬥爭理念正是近年社會撕裂的根本原因。
林鄭以「同行」為口號來解決她所說的社會撕裂,但在她宣佈「同行」的造勢大會上,許多都是近年力撐撕裂香港政策的人物,包括一些中共施行破壞一國兩制政策的辯護士和應聲蟲。此外是一批明顯在中聯辦動員下奉命來參加造勢的人士。他們就是林鄭現在和將來的「同行」者。林鄭清晰表白,若她當選,將會依賴強權、強權製造的「民意」,以及一批群丑「同行」,用「好打得」的強勢壓制反對力量。
解決社會撕裂,一個是尋求不同意見者的和協,一個是依靠「同行」者延續打壓反對派路線。區別在此。
中共動輒就以「十三億人民」代表自居,而在香港又恒常以幾個人就代表一個界別、動輒亮出「各界」,實際上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戲。林鄭的「同行」口號,英文是「We Connect」,網上被揭露原來某公司出的可以透過手機遙控按摩器個App,就係叫we connect。這正好解釋了we connect,「同行」,不是有心解決撕裂,而是「晒馬」自慰耳。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